
|
 |
地址:天津市和平区贵州路4号龙通大厦1512-1513室 |
联系电话:022-58661502、58661503 |
邮编:300052 |
|
|
|
行业新闻
诚信教育和风险提示——加强科技伦理治理 推动科技向善 |
|
日期:2022-05-05 14:51:44 来源:天津市科技局 浏览次数:0 |
2021年5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、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,科技创新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,也带来生命伦理的挑战。要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、社会风险、伦理挑战,完善相关法律法规、伦理审查规则及监管框架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伦理问题并作出战略部署,2019年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深改委第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《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组建方案》,2021年12月17日召开的中央深改委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《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指导意见》。十九届四中全会、五中全会作出关于“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”“健全科技伦理体系”的决策部署,将科技伦理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使现代社会发生着改变,而与之伴生的生命健康安全、隐私保护、国家安全等诸多伦理、法律和社会问题,引起了科技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。可以说,进一步加强科技伦理工作已经势在必行。
加强科技伦理工作,要尽快提升科技主体的伦理意识。要使科技工作者从“他律”走向“自律”,将伦理意识内化于心并进行内省式的自我约束,实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所提倡的“制度规范与自我约束相结合”。目前,国内许多科技人员没有接受过科技伦理方面的系统教育培训,不具备或较少具备对高新科技风险进行伦理判断和应对的能力。这就既要在高等院校开设相关课程,将科技伦理教育作为大学生、研究生必修课程,同时也应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,在职教育等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科技伦理知识培训,引导科技人员自觉遵守科技伦理要求,开展负责任的研究。
科技伦理治理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,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是2015年中英美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组委会成员,对科技伦理有较深入的研究。他认为,“需要不断审视科技发展,尊重不同的伦理文化、价值理念,建立一个跨领域、透明化、多元化且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”。
科技是发展的利器,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。作为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,科技伦理是科技活动必须遵守的价值准则。要把科技伦理要求覆盖到科技创新各领域,要坚持促进创新与防范风险相统一、制度规范与自我约束相结合,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思考“能做什么”,从科技伦理的角度思考“该做什么”,努力实现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,让科技向善,更好造福人类。
|
|
|
|
|